•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王虎峰:无症状感染防控反应要提速 重点提升针对性的应对能力
  • 王虎峰:无症状感染防控反应要提速 重点提升针对性的应对能力

    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持续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占比大幅升高。无症状感染为什么要防?如何防?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健康与疾病预防控制交叉学科重大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虎峰教授分享了他的研究观点。

    王虎峰:新冠“无症状感染”是临床诊断术语,特指新冠患者肺部CT片影像学上也没有典型肺炎表现,并不是没有不适症状,并且该类患者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针对无症状感染“防”的重要性更加突显。目前,在个别对疫情管控较松的国家,有统计数据显示已经约1/4人口感染了新冠。在管制放松的情况下,作为人口大国,假如短期内感染人数激增,不说是新冠肺炎,即使是普通感冒,天文数字的感染者都会带来社会性灾难。因此,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阻断传播,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疾病的严重程度,二是可能的影响面,即传染情况;三是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毫无疑问,新冠肺炎符合主动积极干预的要件。对非典型肺部症状感染者必须实行必要的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

    对新冠肺炎特别是非典型肺部症状感染者进行针对性防控具有战略意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上下付出巨大努力构筑起了“健康屏障”,切实有效地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其成果来之不易。从某种意义上讲,防控新冠过程中,很重要的成果不仅是免于传染病的痛苦,更是摸索锻造出一整套卫生应急的制度体系、管理模式、行动规范和高度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未来非传统安全因素挑战的铜墙铁壁,是真正的“中国功夫”。防控非典型肺部症状感染者防控问题,要着眼长远,看到全局,看到变局,清醒地认识到“防”的重要性。

    王虎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应急工作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当前无症状感染者占比大幅升高,针对疫情的“防守”方法也要不断改进提升。形象地讲,应对新冠就好比打球,过去应对重症就好比接“扣球”,现在应对轻症就好比防“吊球”,考验的是灵敏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应对非典型肺部症状感染者,一是反应要提速,防控工作要更早于、快于病毒携带者的流动。在新发病毒导致的急性、重大传染病面前,防控的关键就是前期应对。因此,应尽早预判和分析可能的风险,及时决策,赶在疫情传播开之前,进行有效阻断和防御,使得病毒没办法大规模传播,这是一条最重要的经验。防止新冠疫情的社区传播是上上策。反应提速的同时,各个环节相配套的检测、流调、基层防控、物资保障等流程、措施均需要进行提速优化,才能快速实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

    二是要用治理的思路去调节防控工作,进一步规范居民个人、社区、用人单位等疫情防控行为标准。公众要把疫情防控期间好的做法转变成健康习惯,在疫情防控期间尽量“深居简出”,减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三是要加强针对性防控模式方式的创新,提供便捷可及经济的防控医疗救护服务。

    针对非典型肺部症状感染者如何做好基层防控,在此提出新的课题研究,即按照“分级诊疗”的思路对患者进行分级隔离和分级治疗,研究解决不需要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轻症患者,如何进行隔离,如何进行必要的护理和治疗,如何保障生活必需。建议探讨在医疗机构之外,根据患者的分布情况和数量,灵活采取小区、单元楼或者居家不同场景的隔离和医疗方案,既节约成本,又快速大容量收纳患者,做到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在基层布局第一层隔离防治功能,将包括防疫服务在内的健康服务划小单元,就近服务,尽可能地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在出行、转运、就诊等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也能缓解医疗机构及方舱医院的资源紧缺问题,只有针对性解决了非典型肺部症状感染者的防控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整体疫情防控和卫生应急体系,才能够更好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疫情挑战,在健康中国建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健康观指导下的健康中国建设实施路径研究”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