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患儿高热 39℃,这个病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 患儿高热 39℃,这个病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病史:患儿半月前被家长发现左侧乳房肿块,当时无发热,无少吃,无少哭,未予特殊处理。1 天前左乳房肿块增大并出现红肿,4 小时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 39 ℃,伴吃奶明显减少,哭吵增多,无抽搐,无咳嗽,无发绀,无黄疸。物理降温后体温降至 38.4℃,速来我院,拟「感染性发热」入院。

    T:38.5℃,P:180 次/分,R:52 次/分,BP:102/52 MMHG,WT:5.7 KG。反应尚可,易激惹。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颜面、颈部及前胸可见散在粟粒大小红色皮疹,周身无出血点。双侧腋下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地柔软,无粘连。前囟平软,口唇红润。

    左乳房红肿,触及约 8.0 × 5.0 CM 大小肿块,皮温高,乳头内陷且可见脓性分泌物,有触痛反应。右侧乳房触及 3.0 × 2.0 CM 肿块,肤色正常,无触痛反应。

    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心率 180 次/分,心音有力。腹部略膨隆,柔软,肝下界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 1 厘米,质软,脾脏未触及。四肢温暖,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乳腺超声(第 1 天):左侧乳腺乳头下方脂肪层内可探及一 40 × 21 MM 低回声包块,皮下软组织层次结构不清晰,增厚,回声增强。

    右侧乳腺乳头下方皮下脂肪层内可探及一 27 × 10 MM 低回声包块。双侧腋窝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形态规整,较大者大小约 8 × 5 MM,内未见确切血流信号显示。

    乳腺超声及其引流区淋巴结(第 7 天):左侧乳腺乳头下方脂肪层内可探及一 29 × 9 MM 低回声包块,包块周边软组织增厚,回声增强。

    右侧乳腺乳头下方皮下脂肪层内可探及一 25 × 10 MM 低回声包块。双侧腋窝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形态规整,较大者大小约 9 × 6 MM,内未见确切血流信号显示。

    首先,新生儿期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负反馈作用减弱,男女新生儿均可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性激素分泌一过性增加,于生后 4 ~ 7 天可有乳腺肿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 ~ 3 周自然消退,局部皮肤不发红,无发热、哭闹、拒乳等表现,属于生理现象。

    新生儿乳腺炎相对少见,患儿多为足月出生两个月内婴儿(2 ~ 8 周)的乳腺组织感染,多数单侧发生,女婴多见。临床表现为红、肿、疼痛、局部硬结、乳头溢脓等。

    8% ~ 28% 的患儿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呕吐、易激惹、昏睡等。脓肿形成较少见,极少病例会出现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筋膜炎、脑脓肿和败血症。

    新生儿期发病多数与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较薄、不正确护理及外力挤压乳头损伤腺体有关。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B 族链球菌,也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感染。

    上世纪,由于老一辈有给新生儿「挤乳头」的陋习,新生儿乳腺炎的病例不算少见。在此,特别提醒医生在问诊时悄悄的问一句「有没有挤过乳头」,也告诫家长朋友们别再给你的宝宝「挤乳头」啦,真的不需要!

    以上病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