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隨時候命/何曉輝首推急症創傷服務 全港普及
  • 隨時候命/何曉輝首推急症創傷服務 全港普及

    圖:何曉輝醫生(右一)早年與伊院同事到加拿大的創傷中心交流。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何曉輝是本港急症服務先驅,熱愛創傷科工作。他1995年於伊院開始本港急症創傷服務,1999年推行至醫院管理局其他聯網,至今本港有五間創傷中心。為讓病人在有限資源下得到盡快處理,他在2014年引入「快速評估及治療團隊」,安排資深醫生盡快為病人診斷,再由初級醫生做一般檢查,後來急症室再有分流制度優先處理緊急病人。

    何曉輝於港大醫科畢業後加入伊院至今36年,其中28年在急症室工作,多年來提出與多個專科合作,令病人得到更適切照顧,2007年與內科合作推行「急症室病房計劃」,病人可在急症室病房作一兩日觀察,不必上病房。2008年他與多個科組成「嚴重盆骨創傷醫療隊」,全天候24小時處理緊急個案。他說,嚴重盆骨創傷死亡率高達30%至40%,但做骨科固定、外科止血及放射治療栓塞止血的三合一手術後,死亡率降至20%,現在他仍然24小時候命。

    他考獲外科專科醫生資格,卻因1987年遇上一宗交通意外改變志向,當天他在外科最後一天實習,「一名小巴司機將車剷上行人路,圍欄鐵通插穿車頭,插穿司機肚部,當時我見到司機插着肚的鐵通已鋸短,側卧在床。」他一度以為那病人已經死去,但經救援後,那病人最終渡過危機,令他對創傷科產生興趣,其後獲急症室主管邀請加入。

    他說昔日送到急症室搶救的病人,較多是地盤或工業意外傷者,現時則是70歲以上,甚至年逾百歲的老人家,普遍有三高長期病,他預計未來急症室需處理老人科創傷和內科。

    啟德發展區新急症醫院將於2025年落成,參與統籌新院的何曉輝透露,將設有全港第二個高壓艙,院內可自製放射元素治療藥物為病人診斷,並會引入更多磁力共振(MRI)、電腦掃描(CT SCAN),可將病人腦部腫瘤割得更清。

    年屆60歲的何曉輝原安排於今年一月開始退休前休假,但急症室抗疫工作忙,他於二月中返回醫院幫手,三月初管理層要求他統籌設置定點醫院,協調同事。他並延遲至十月底退休,打算休息兩個月後,重返伊院急症室做兩年全職臨床工作。他獲醫管局頒發今年傑出員工獎。\大公報記者 梁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