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云南人来说,春天不但能赏花,还能“吃花”,棠梨花、苦刺花、金雀花等成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有些外观相似的花,却是“此花非彼花”,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显示,每年有不少误食误用有毒植物中毒事件发生。4月20日,云南疾控发布了关于“吃花”的重要提醒。
从外观上看,这两种花是不是有点傻傻分不清呢?然而,金银花通常用来泡水喝,而断肠草却是有毒的。
金银花在全国各地均十分常见,它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等功效,对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有一定疗效,经常服用金银花浸泡或煎剂有利于咽喉肿痛、肥胖症、肝热症和肝热型高血压的治疗与康复。因此,金银花也成为家里的必备之物。
断肠草是钩吻的民间俗称,在外观上与金银花可谓是兄弟之相,然而“浑身”都是毒。一般情况下,误食钩吻后,10分钟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半个小时后开始表现出腹痛,抽筋、眩晕、言语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状。中毒者会出现四肢无力、语言含糊、视野重影、上吐下泻、腹疼难忍等,最终在中毒4-7小时后因呼吸麻痹而死。
白花香气袭人,口感清爽,是十分美味的鲜花菜肴;但是白杜鹃花其本身便带有毒素。
云南人所说的“白花”又叫玉荷花,也叫山荷花,多生长在海拔800~1400米的山坡、路旁、村寨周围,是云南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花中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等,有化痰、止咳、降血脂、血压等功能。
而与白花相似的白杜鹃,却是带有毒素的,花和叶都有毒。经研究发现:大白花杜鹃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毒性主要集中在花瓣上,会对中毒者身体和精神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