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AATS重磅发布!奥希替尼辅助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振奋人心
  • AATS重磅发布!奥希替尼辅助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振奋人心

    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约一半存在EGFR突变,比例非常高,而这些患者往往能够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随着ADAURA研究结果以压倒性的优势提前揭盲,成果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重磅发布,奥希替尼成为国内首个获批IB-IIIA期EGFR突变阳性且无论是否既往接受过辅助化疗的术后辅助靶向治疗适应症的药物,给更多的早中期NSCLC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那么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成本效益如何呢?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椿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关于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被CANCER MEDICINE杂志(IF:4.45)收录,并已在2022年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年会上公布。“医学界”特别邀请陈椿教授和郑斌教授分享该研究的主要成果及临床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药不断涌现,给临床上带来更多治疗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社会负担日益沉重。而药物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指导临床决策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陈椿教授谈道:“无论对医生、患者,还是政府、医保、卫健部门,甚至药企,药物经济学研究均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药物经济学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我国起步较晚,但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现阶段,我们可以从基层做起,从某个药物做起,最后将点点滴滴汇聚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药物经济学体系,从而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健康状况最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药物经济学研究连通药物经济与社会经济,最后就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实际上,药物经济学研究只是陈椿教授团队众多科研成果的“冰山一角”。作为团队负责人,陈椿教授非常注重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及科研建设。在他看来,一个成熟的团队不仅需要年资高的医生,也需要培养年轻医生,兼顾现在的技术力量配备跟将来的技术力量配备,这样科室才能长远发展。与此同时,一个成熟的团队在科研上也需要有一定的成绩,包括通过基础研究产出高分SCI文章,以及通过临床科研产生临床效益等。而陈椿教授团队此次开展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初衷也是希望为提高临床辅助治疗的经济社会效益贡献一份力量。

    郑斌教授表示:“药物经济学的成本包含诸多方面,比如用药成本、不良事件管理成本、其他医疗成本或后续治疗成本等。而ADAURA研究中,奥希替尼辅助治疗所取得的优异数据奠定了其应用价值。”

    “在ADAURA研究中,我们很惊喜地看到,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IB-IIIA期患者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达80%,这个结果非常振奋人心,可以让患者无病生存更久,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后续其他治疗成本。当然,该研究也证实了辅助奥希替尼不仅有效降低局部和远处复发,特别是可以降低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或死亡风险达82%,该结果也多重佐证了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后续治疗成本。”

    “同样的,我们看到了该研究中辅助奥希替尼显示出了优秀的安全性,如同既往晚期FLAURA研究得出的奥希替尼不良事件远低于一代EGFR-TKI一样,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到了我们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阳性结果的出现。”

    “好钢用在刀刃上”,

    随着ADAURA研究以压倒性的疗效优势提前揭盲,其研究结果先后获得了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中华医学会(CMA)以及中国抗癌协会(CACA)等各大指南的优先推荐;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奥希替尼成为EGFR突变阳性完全切除术后患者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

    “希望奥希替尼能够进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但目前奥希替尼辅助治疗仍处于自费阶段,在自费阶段我们就更要‘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自费药品产生最大的效益。”陈椿教授介绍,开展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探索其成本效益,为临床决策及医保政策提供参考。

    而且,为了保证研究效果,该项研究在设计上也独具匠心。“我们建立了包含20年期间的三个健康状态的马尔可夫模型,从ADAURA试验收集转换概率和安全数据,通过对文献和地方收费的分析,探讨了成本和效用价值。另外还使用TREEAGEPRO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获取模型稳定性。”陈椿教授表示。

    在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结合中国临床实践情况,计算了患者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并根据药物价格确定了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以此来衡量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相较于对照组的成本效益。

    郑斌教授介绍,该项研究采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较为常用的ICER计算框架,以统计学方法量化医疗干预措施的成本及临床获益,评估治疗方案价值。该框架旨在建立一套明确的方法来评估各医疗领域药物的价值,并为医保制度提供科学证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如果ICER介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倍之间,则干预应被视为具有成本效益,ICER值高于人均GDP的3倍的策略可能被认为不值得。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ICER明显小于3倍人均GDP的阈值,也就是说奥希替尼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

    QALYS综合考虑了生命质量和患者偏好,也常应用于成本效益分析以指导决策的制定。在健康评估技术中,获得的增量QALYS已成为比较新型治疗方案与标准治疗方案的既定标准。该项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让患者获益显著。

    综合ICER和QALYS结果可以看出,在中国临床实践中,奥希替尼辅助治疗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术后辅助治疗策略。

    “该项研究双重验证了ADAURA研究的惊艳疗效,并在经济学效益上证实了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即便基于目前的诊疗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受限于时间,我们目前研究聚焦于奥希替尼辅助治疗,主要关注奥希替尼在降低复发风险方面的疗效,对复发后治疗做了合理的简化,这便导致缺少辅助治疗对患者长期影响的考虑,因此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奥希替尼的经济性。纳入国家医保目录(NRDL)无疑将提高药物的可及性,真正让临床试验走向临床实践。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也呼吁医保能够纳入这些自费阶段就能有优异药物经济学证实的药物,这最终必将让广大患者获益。”陈椿教授表示,“我们相信,站在政府部门角度,也希望用最经济的、最廉价的药物,能够让百姓获得真正的高品质的治疗,我想这肯定是大家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