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户外晨练后,身上出现焦痂,罪魁祸首竟是一只小虫
  • 户外晨练后,身上出现焦痂,罪魁祸首竟是一只小虫

    早上看到一则新闻,本地一名67岁女性疑似恙虫病,已收入医院ICU治疗。患者前几日出现反复低热、咳嗽及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随后出现气促、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查体发现患者背部有黄豆大小的焦痂。医生根据症状、体征等临床症状诊断为恙虫病。患者近期并无外游史,只是每日会去附近山上晨练。

    恙虫病,又叫丛林斑疹伤寒,是由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叮咬而传染的急性发热性斑疹伤寒样疾病。此病潜伏期为4-21天(平均10-14天),起病急,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夏季是恙虫病的高发季节,恙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龋齿动物,特别是老鼠、田鼠等。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螨,恙螨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草丛中,叮咬了带病原体的老鼠后,孵出幼虫,幼虫在地面草丛中生活。当人经过草丛,被带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叮咬后便会中招。不过,恙虫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交叉传染。目前没有针对恙虫病的疫苗,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治疗。

    恙虫病的预防:首先,做好个人防护,户外活动或者野外工作时,尽量不要去草丛或者灌木区,应穿浅色长袖、长裤及长靴等保护性衣物,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虫液等,防止恙螨叮咬。其次,消灭传染源,灭鼠。再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定期为家里的宠物洗澡、剪毛等;定期修剪草丛及灌木丛,减少恙虫栖息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