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全国2251款在研药半数me-too,广东联盟53个中成药集采开标
  • 全国2251款在研药半数me-too,广东联盟53个中成药集采开标

    2022年4月3日,石药集团(1093.HK)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SYS6006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可开展于中国的临床研究。

    公告信息显示:该产品根据毒株的流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抗原突变设计,临床前研究表明,该产品对包含OMICRON和DELTA在内的当前主流突变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机体提供免疫保护,并可产生记忆性B细胞,提供长效保护效力。此外,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该产品的安全性。

    此外,公告表示该产品“稳定性好,可在2-8℃之间长期储藏”。

    公告显示: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款疫苗可以诱导出针对多种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重要变异株(包括当前流行株)的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与以原型株为基础开发的现有新冠疫苗相比广谱性更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现有变异株的感染。

    由复星医药与德国BIONTECH公司合作开发的MRNA疫苗,目前已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接种。3月23日,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在年度业绩沟通会上表示:“中国内地还在审批的过程当中。”

    2020年6月19日,军事科学院、艾博生物与沃森生物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是国内最早获批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2020年7月21日,复星医药宣布其获BIONTECH授权的新冠MRNA疫苗(BNT162B1),于7月16日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2021年1月4日,斯微生物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获批临床试验;2021年3月,丽凡达生物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两个月后该公司被艾美疫苗收购。

    此外,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复诺健、蓝鹊生物、云顶新耀、智飞生物(与深信生物合作)、康泰生物(与嘉晨西海合作)、瑞科生物(与瑞吉生物合作)、厚存纳米等公司也布局了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MRNA技术平台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未来疫苗技术平台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新疫苗研发方面,MRNA疫苗针对变异株具有较快速的开发速度,展现出较为良好的保护效力。此外,MRNA平台技术可用于研发多种不同疫苗,包括带状孢疹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更多新冠疫苗的研发、上市、疫苗效果、费用等信息,可关注如下文章:(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跳转)

    《智飞和康希诺入选,新冠疫苗加强针“混打”启动,第三针谁来付?》

    4月1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医学院陈晓媛研究员团队撰写的题为《EVOLUTION OF INNOVATIVE DRUG R&D IN CHINA》的文章,该文章基于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对中国创新药研发转变进行了分析。

    该研究将中国自主研发或经授权引进的已进入临床开发、但未在任何国家获得上市的治疗药物,分为三类:FIRST-IN-CLASS(FIC)、FAST-FOLLOWER、ME-TOO药物。

    截至2021年7月1日,所有治疗领域共有2251款中国在研药物(包括药物和生物制剂,不包括仿制药和生物类似物),其中FIC药物418款,FAST-FOLLOWER药物473款,ME-TOO药物923款。ME-TOO药物占据了半数。

    肿瘤是中国最新药研发活跃的疾病领域,占总药物的55%;其次是传染病,占11%。肿瘤领域中,ME-TOO药物包括了71款CD19定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37款基于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和28款HER2靶向疗法。

    就来源而论,17%的肿瘤药物是从海外开发商获得许可,与2020年相当。其中,中国处于同步或更高阶段的药物比例从21%(29/138)上升到39%(84/214)。27个肿瘤候选药物被授权给海外公司,六个药物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或突破性治疗认证。

    新冠大流行也激发了开发有效疗法和疫苗的积极努力。自2020年以来,除了在中国获得批准的国产疫苗外,还有36种新开发的用于应对新冠病毒的国产疗法和疫苗,以及另外25种用于新冠病毒的研究性药物。

    根据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此前公布的信息,此次集采,涉及广东、山西、河南、海南、宁夏、青海六省,涉及集采产品数达132个,包括清开灵、醒脑静、百令、舒血宁、复方丹参等知名大品种,其中还包括海南九芝堂的裸花紫珠栓、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通化白山的复方丹参喷雾剂、江西药都樟树制药的大活络胶囊、山东宏济堂的大活络丸等多个独家大品种。近300家药企、672个品种符合申报条件。

    这是国内第二个开标的中成药区域联盟,此前,2021年底,湖北19省联盟完成了中选结果公布,76个中成药大品种共有157家企业182个产品参与报价,采购规模接近100亿元,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代表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为42.27%,最大降幅为82.63%;非报价代表品的中选平均降幅约为45%,最高降幅约为82.6%。

    行业预计,山东省牵头的联盟将是第三个启动的区域联盟,只剩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广西还没有形成中成药区域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