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足履实地立青杨 静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结核防治背后的疾控力量
  • 足履实地立青杨 静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结核防治背后的疾控力量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或因酒食而遇,染而为疾,人之血气衰弱,藏府虚赢,因感其邪,遂成其疾……”这是《黄帝内经素问》《中藏经》中对“结核病”的记载,这在古时称作“痨”,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直至今日,结核病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第九大致死疾病,高于艾滋病。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结核这个古老的传染病被不同程度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结核病死亡人数出现十余年来首次上升。目前,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接近20亿,我国2020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84.2万,这是什么概念?通俗的说,生活中大约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结核杆菌携带者(感染了结核菌后约5%~10%最终会发展为结核病)。我省是全国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2020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位列全国第三,肺结核患者数位列我省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报告数第一。提到结核病防治,更多人想到的是临床医生,而在结核病患者发现、诊疗、管理背后的推动力,也不容小觑。

    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一般是“因症就诊”,病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到医院查诊,但实际上有近一半的结核病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那么这些人很可能不会被发现并存在传播风险。目前,我省结核病的诊断以因症就诊为主,通过密切接触者排查、高疫情地区主动筛查、重点人群筛查的方式扩大患者发现。“我省肺结核报告发病最高峰达到6万人,因为结核病潜伏感染的特殊性和人员技术限制,很多结核病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我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最高的十万分之一百八降到了十万分之八十五,这与我们积极开展主动筛查分不开。”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陈慧娟介绍,“目前,借鉴新冠肺炎防控经验,在学校结核病防控上,我省对学生人群做到应筛尽筛,在严格落实全省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的基础上,对春秋两季入学的学生也要开展结核潜伏感染筛查。通过早期、精准识别潜伏感染者,对其采取抗结核预防性治疗措施,减少发病风险,从而控制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据了解,目前对于高危人群、老年人、农名工等群体,我省也多方联动适时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工作。

    呼吸道传播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方式,所以对有传染性及重症结核患者进行集中住院治疗管理,是减少社会传播,开展治疗的有效方式。省疾控中心结防所所长李进岚说,“我们目前是采取疾控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定点医院负责确诊收治、社区卫生院负责患者管理的‘三位一体’医防结合防治管理体系。截至去年底,我们已在全省建立了以传染性及重症肺结核患者集中住院治疗为核心的综合防控管理模式,目前已有16家定点医院开展集中诊治工作。通过这一措施控制传染源,结核病人经过正规疗程治疗,可大大降低传染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传播。”值得一提的是,贵州是目前全国首家开展结核病临床诊疗质量评估全覆盖的省份,这对提高我省结核病诊疗精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每年报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约500例,相比普通肺结核,耐药肺结核病的治疗难度大,治疗疗程约18个月,需花费20-30万元……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但会陷入“因病致贫、返贫”的困境,也会成为社会上活动的传染源,可以说,耐药是结核病患者心头的痛,被视为“能传染的癌症”。

    2021年6月,《省医保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慢特病门诊保障制度的通知》发布,解决了长期以来肺结核患者门诊诊疗负担重的突出问题。“‘耐药’纳入慢特病门诊保障,说明耐多药患者在门诊也能享受住院报销,动辄十几万以上的治疗费用大部分将会得到保障。这是中心杨光红主任带领团队走访肺结核患者、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保部门,通过深入访谈、实际测算,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实际需求与医疗保障存在的差距进行深入调研,才能为调整肺结核患者医疗保障政策提供依据及建议。”何昱颖说。2021年12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张文宏教授团队及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与贵州省卫健委签订并启动实施消除耐药结核病危害项目,该项目实施目的是预计通过四到五年的时间力争促进贵州省90%的耐药结核病人能够接受治疗,发现的结核病人90%以上接受耐药检测,最后达到80%的治疗成功率,从而使得患者不再因治疗产生“灾难性”支出,并让贵州率先在全国实现耐药结核病的“动态清零”,这是我省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的多元筹资支持传染病消除工作的可持续创新模式的体现。

    “我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结核病患者有的是一家人、邻居、甚至是村寨,这说明人们对于结核防控的认识远远不够,加上我省地域特性,患者领药不便,村医也不能随时做到监督干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陈璞说。健康贵州智慧云平台是基于我省结核病患者管理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的辅助系统,周建介绍到,“这个平台目前正在试运营阶段,主要包括全省学校结核病疫情实时防控和预警、结核药品管理(包括药品出入库管理、发药记录、用药提醒等),这是将智慧医疗的理念应用到我省结核病管理的体现,主要针对疾控人员和县级门诊医生使用,通过远程监督和干预,既保证了监护的连续性、便携性和私密性,又具有低成本和普及性,将基层医生和患者从繁杂的治疗管理流程中解脱出来,既节省人力物力还降低结核病传播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规律有效服药。”

    “回想我省结核防治矩阵的建立,当时在杨早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最早的团队――‘18棵青松’在三年时间跑遍全省所有县区,不断地发现、控制及治疗病例,这个过程是坚持也是成就,消除结核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两代甚至更多代人的努力。”原结防所所长李杨说。“要在2035年实现终结结核病的最终目标还面临很大压力,结核防控离不开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我们可以从新冠防控中吸取经验,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全民宣传,加大投入,得以务实举措进一步推动我省肺结核患者的规范治疗、追踪管理与质量控制。”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雷世光说。“结核防治不是立竿见影,因为活动性结核患者只是结核感染者的冰山一角,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结核病发病率得到一些控制,我们要坚守初心,防控脚步不能怠慢更不能停歇。”陈慧娟说。任重道远,更需扬鞭策马,静水流深,仍应行稳致远,结核防治需要务实和创新,更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关注和参与,相信通过多方助力,不断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健康贵州建设之路会迈向更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