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近期新闻 >赏花拍照发圈,医生提醒:别忘了这件事
  • 赏花拍照发圈,医生提醒:别忘了这件事

    近日广州的花海刷圈了,不少人周末都带着帐蓬带着娃,去拍照打卡,有约君也不例外。

    近日,李小姐(化名)因为脸上频繁出现小红疹,又热又痒,还反复起皮屑,开始时怀疑是“换季皮肤敏感”,以为加强保湿就能缓解,于是护肤水乳换了又换,补水面膜每天敷,也没见好转。后来她到广州市皮肤防治所就诊,经检查才知道自己每年春天都会出现的皮疹瘙痒症状,其实是花粉过敏导致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加上外出时都戴口罩和眼罩,皮炎才渐渐好转。

    不少人都知道,花粉是临床发现困扰最多人的常见过敏原。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日子里,带着娃打卡,需要担心过敏问题吗?

    陈荃表示,春季一到,因为花粉过敏到皮肤科门诊报到的患者就会多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花导致花粉过敏?

    “其实,并不是那些漂亮的花才会让人过敏,其实,更容易造成过敏的往往是‘风媒花’类的植物,它们需要通过风力去进行花粉传播,所以可能是一些没有花朵的树或者草,它们反而更容易造成过敏。”

    像桃花、杏花、油菜花、郁金香等招蜂惹蝶的都属于"虫媒花”,越是颜色鲜艳、颜值高的花,越不容易引起过敏,因为这类花的花粉通常靠虫传播,颗粒大,又重又粘,不会飘在空气里。

    “过敏主凶”往往来自路边不起眼的树、草、小野花这类“风媒花”植物。这种花一般小而不鲜艳,花被退化或不存在了,也没有香气和蜜腺,但它的花粉小到肉眼看不见,又轻又多,以便被风送到远方。风和日丽的季节里,这些花粉就大量漂浮在空气里,无知无息地落在皮肤上,引发过敏症状。

    陈荃介绍,花粉过敏属于最为常见的接触性皮炎了,“在门诊见过不少花粉过敏的患者,都有过像李小姐那样想通过贴面膜来舒缓皮肤过敏症状的经历,但这样是不对的。”

    陈荃解释,面膜和其他护肤彩妆品往往添加了较多成分,甚至香料等易致敏的成分,反而会加重皮疹。当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灼热等症状时,建议使用纯净水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冷湿敷,如果症状无法缓解,就建议到皮肤科就诊了。

    说到接触性皮炎,好像并不是一个特别眼熟的名词。其实,皮肤接触植物花粉引起的小丘疹和“风疹块”,使用新面膜后脸部的红斑水肿,染发后头皮面部的红肿水疱,长期接触洗涤用品后出现“主妇手”,骨折后植入钢板引起的皮肤湿疹……所有这些,都属于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当皮肤接触到刺激物或过敏原时出现的一种反应,症状可能包括红斑、瘙痒和灼热、皮疹和水疱等,形态各种各样,接触部位可能会出现类似“湿疹皮炎”样的皮疹,但发病不仅仅局限在接触的局部。

    皮肤科医生会根据皮疹的特点和部位开具外用和口服的抗炎止痒药物。

    外用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药膏,但在面部等敏感部位不建议盲目地长期使用,否则容易导致皮肤萎缩和激素依赖性皮炎等。而对一些严重和难治的病例,可以使用口服和注射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光疗。

    如何治愈并预防复发?这就要“对因”治疗了。确定“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和判断具体的原因――刺激物和变应原,可以通过斑贴试验、抽血查变应原等进行检查明确。根据致敏的具体原因要进行回避,例如,花粉致敏患者可以通过物理遮蔽、减少直接接触过敏原,比如外出时戴口罩和护眼罩等,又如看清护肤品日化用品的全成分表,避免使用有致敏成分的产品。

    划个重点――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外出时除了戴口罩,还建议戴上护眼罩/防风镜。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占所有接触性皮炎的80%,不是传统免疫学概念的“过敏”。刺激物接触皮肤直接造成损伤、细胞坏死,如化学溶剂、洗涤剂、漂白剂或含镍金属等。很多化妆品、染发剂、贴膏、合金(如假牙、医学植入物、首饰等)导致的“皮炎”都属于这一类。这种刺激反应和接触剂量有一定关系――接触的量越大,反应越重。

    另外还有一种延迟的超敏反应,则属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在皮肤接触到变应原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皮疹。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植物的毒藤,接触后皮肤对植物特定的成分产生炎症反应,一到两天后才出现瘙痒、皮疹。

    还有一类物质需要接触阳光发生反应才会引发皮肤的刺激/过敏反应,我们称之为光接触性皮炎。一些药物、防晒霜和香水可以诱发这种皮炎,但接触这类物质后注意避光防晒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了。

    网上有文章称,进入花粉过期的高峰期,可以提前一两周吃抗过敏药。陈荃指出,抗组胺类药物对于花粉过敏其实是有效的,但不需要提前一两周服食,因为抗组胺类药物的使用半衰期短,往往就是半天到一天,如果有高度接触过敏原的可能性的话,提前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吃就可以了。

    陈荃提醒,不过抗过敏药比较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会有一点嗜睡,就是说,吃了会容易打瞌睡,如果是驾车出游的人士就要注意避免了。另外如果出现过敏症状,为了减轻炎症反应,一般建议患者不要吃辛辣食物或饮酒,避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