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通高速公路”,是江苏率先实现的;农村有了“标准化卫生服务中心”,江苏率先推进。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医疗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坚持医疗、医疗三大联动,贯穿于省、市、县、乡、村资源的纵向“五层次一体化”,加快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健康江苏”,实现重点地区“六面覆盖”。8月10日,、江苏省医改办公室主任王永红说:“医疗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和体制改革,虽然江苏医疗改革试点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一些困难的工作刚刚解决了问题,今后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来克服困难,以确保医疗改革的动力、效益和获得的感觉。”
“一体化”到农村,五层信息网基本实现了连接.
8月9日,在镇江市丹都区石野健康中心,一名病人在远程会诊中心放射科做胸片检查,并上传到市三级甲等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完电影后,值班医生几分钟后将诊断结果送回丹都区石野健康中心。世界卫生中心的放射科医生说:“病人拍完胸片后,我会对胸片进行评论,并上传给市立人民医院值班的电影专家。”“他们将就我的诊断提出建议,这不仅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而且从长远来看也将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
镇江市卫生计委副主任孔鹤良说,依托市、,建立高水平的远程咨询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远程成像、心电图、病理、检查中心、病理检查中心、集中检查和胶片读取管理的病理检查图像,实现基层检查、医院诊断、及时传播,“节约”医疗资源,充分发挥综合作用,病人也可以“走马观花”,到国内去看“专家诊所”。
除了远程咨询之外,镇江也有许多类似的创新,比如润州区的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它开创了“联合病房模式”。中心与镇江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骨科共同建立了联合康复病房。本市第一家医院将处于适当康复期的患者转移到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联合病房,联合提供随访治疗、康复护理服务,以减轻第一医院的床位压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同时减轻康复患者的医疗负担。“重返社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孔鹤良说。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转诊病人584人,骨科关节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90%~100%,形成了“康复治疗回归社区”的氛围。
这只是镇江乃至江苏整体上增加政府投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以及省、市、县农村资源垂直整合的五个层次的缩影。例如,在江苏省淮安市实施了农村卫生机构的综合管理。据淮安医改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孙邦贵介绍,全市115个乡镇卫生所、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40个村卫生所的基础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城市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紧密的医疗联盟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如淮安第一人民医院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成功上市“苏北慢性病网络管理医院”。淮安市淮阴区24个基层机构共建成标准化产房16间,标准化手术室24间,标准化供应室18间,现代免疫诊所24所,独立公共卫生区21所。均为标准化病房和输液室。基本认识到“90人不能到该地区看病,6名成人住院在乡镇”。
政府在卫生领域的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重点领域实现了“六项全面覆盖”。
随着健康中国的崛起成为国家战略,江苏也在尽一切努力建设一个健康的江苏。
王永红说,我省大力推进医疗改革试点工作,努力推进组织领导、政策配套、财政投入等关键环节的落实,包括“三到位”,即机构到位、配套政策和财政投入。据报道,自2015年以来,江苏共发布了政府投资、价格改革、医疗保险支付、编制管理、薪酬改革、分级诊疗等47份医疗改革配套文件,明确了许多突破性政策和创新措施。在财政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增加投资。“省委、省政府明确表示,像往年一样,要重视教育和科技,相对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增加医疗改革投资,交流投资,增强公共卫生和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关键是要让公众对医疗改革有越来越多的感觉。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贴从2010年的120元增加到2015年的380元,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均补贴从2010年的15元增加到2015年的44.6元。政府卫生支出从2010年的246.6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47亿元,连续五年增长20%以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从2010年的32.88%下降到2014年的28.88%,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王永红透露,到2017年,全省各级财政卫生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
目前,江苏在一些重点领域已经实现了“六全覆盖”:一是公立医院的全面改革实现了全面覆盖。在2013年对全县公立医院进行全面改革的基础上,全省各城市公立医院在2015年实施了药品销售零差率,并启动了全面改革。第二,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江苏是大病保险的发源地,2014年全省实现了大病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第三,基本药品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全省各级政府和非政府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品制度.第四,基层机构要达到标准并配备全科医生,才能达到全面覆盖.各社区、乡、村卫生机构建设均达到国家标准,所有基层机构配备合格的全科医生,其中90%以上有2。第五,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应用达到全面覆盖。建设全省智力卫生骨干网、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互联互通。第六,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居民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共有12个类别的45个免费服务项目,居民的健康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全面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把“在职医生”转变为“健康管家”。
除了“每个家庭都有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都有一个动态管理的电子文件和一个运作良好的居民健康卡”之外,在江苏,几乎每个村庄的卫生服务中心都有一个“中医中心”,村民们可以在家里享受“简单而廉价”的中医服务。
王永红说,为加快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江苏特别重视四个现代化建设。一是推进基层机构示范,全面倾斜基层政策和投入,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加强基层机构建设,加强基层人才培养,深化基层事业单位全面改革。二是实施资源垂直整合,促进龙头公立医院高质量资源下陷。在城市中,要建立医疗联营和医疗团体,促进县、乡医疗服务的一体化。在发展规划、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应充分发挥发展规划、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评价的作用。目前,全省已建立了177个医疗联盟,到2017年,所有公立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机构都将进入医疗联营。三是促进合同服务的个性化,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员。
在农村,依靠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队伍的技术支持,以乡村诊所为承包服务的主体,农村医生为承包服务的第一负责人,合同居民在扣除新农村合作制的基本补偿后,除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外,还可以享受费用打包折扣。全市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教师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队伍,由“在职医生”转变为“健康管家”,建立持续稳定的“一对一”服务合同关系,开辟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为群众服务的“零距离”。第四,实行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报销差异,引导群众到基层看病。
,为了提高医疗保险支付标准和医院与基层机构的报销率,基层群众的一般报销比大型医院高出20%左右。同时强调中药服务的价格,鼓励使用中药服务。
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医疗不足”,调整基层基本药物的配置。
在全国许多地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经常遇到“大医院的医生来医院不开药”的困境。因此,影响普通百姓基层就医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基层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外,缺乏常用药品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江苏在推广家庭医生签名服务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提高基层药品设备的使用水平。例如,为了增加家庭医生对居民的吸引力,南京组织了对11种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的治疗和使用风险评估。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了180种基本药品规格。作为高等医疗机构的盐坊,它被用于居民就医,不仅方便了群众就医。这也增加了家庭医生的服务资源。
,为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发展要求,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2011年,江苏省针对一些规模大、功能强、特色明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允许以直辖市为单位,按品种数,基本药品总名(包括国家基本药品和省级补充药品)总量不超过5%。在基本药物目录之外配备药品。2014年,为了促进双向转诊和建立分级诊断和治疗制度,促进初级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引导患者进入基层,并再次调整基本药物使用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显然不能按品种数量超过基本药品目录中总称总数的10%。销售数量不超过单位总销售额的15%,配备必需药品目录以外的品种。具体品种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主要满足慢性病防治、疾病康复治疗、急救、妇科、儿科等相关特色科室的需要。对于少数规模大、功能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定经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参照二级综合医院的要求配备药品。
据悉,江苏省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药品设备和使用政策在保障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和家庭医生签字服务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促进医疗行业双向转诊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满足签约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